在汉字里,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。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、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,成语多为四字,或是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其中,四字成语可以说是最多。本文,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,关于后字的成语大全。
后 读音是hòu,部首是口,笔画是6画,繁体字是後,结构是半包围结构,五行属水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上古称君主:商之先后(先王)。
◎ 帝王的妻子:皇后。太后。
◎ 指空间在背面,反面的,与“前”相对:后窗户。后面。后学。后缀。后进。
◎ 时间较晚,与“先”相对:日后。后福。后期。
◎ 指次序,与“前”相对:后排。后十名。
◎ 子孙:后辈。后嗣。后裔。后昆。无后(没有子孙)。
◎ 姓。
含“后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羞以牛后(xiū yǐ niú hòu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汉·阮瑀《为曹公作书与孙权》:“昔苏秦说韩,羞以牛后,韩王按剑,作色而怒。” 用法:羞以牛后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 成语释义为牛后:牛的肛门,比喻从属的地位。指不愿处在从属地位,为人牵制。
先斩后奏(xiān zhǎn hòu zòu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连动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新五代史 梁臣传 朱珍》:“珍偏将张仁遇白珍曰:‘军中有犯令者,请先斩而后白。’” 用法:先斩后奏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办事。 成语释义为斩:杀头;奏:臣子向皇帝陈述或请示报告事情。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;然后再报告帝王。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;造成既成事实;然后再向上级报告。
后悔莫及(hòu huǐ mò jí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补充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光武帝纪上》:“反水不收,后悔不及。” 用法:后悔莫及补充式;作谓语;形容悔恨或劝诫人。 成语释义为后悔:事后的懊悔。指事后的懊悔也来不及了。
先计后战(xiān jì hòu zhà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权谋者,以正守国,以奇用兵,先计划而后战,兼形势包阴阳,用计巧者也。” 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等 成语释义为计:计划,计谋;战:作战。先筹划好后再战。指不打无准备的仗
后浪催前浪(hòu làng cuī qián là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主谓式成语;形式为:5字成语;出处来自于:宋 文珦《过苕溪》诗:“只看后浪催前浪,当悟新人换旧人。” 用法:后浪催前浪作宾语;指新生事物。 成语释义为比喻新生的事物推动或替换陈旧的事物,不断前进。
跟“后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白云千里万里,明月前溪后溪---《谪仙怨·晴川落日初低》刘长卿 唐朝
缠绵思尽抽残茧,宛转心伤剥后蕉---《绮怀》黄景仁 清朝
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---《岳阳楼记》范仲淹 宋朝
两岸人家微雨后,收红豆,树底纤纤抬素手---《南乡子·路入南中》欧阳炯 唐朝
寒食后,酒醒却咨嗟---《望江南·超然台作》苏轼 宋朝
含“后”字的成语大全:
裕后光前、前慢后恭、后拥前遮、宁为鸡口,勿为牛后、空前绝后
面从后言、沾溉后人、前仆后继、后巷前街、绘事后素
成语,在我们生活里也是频繁会被用到的,因而,关于成语的意思我们还是必须有一些认知的,要是,用不对成语是会被人笑的。以上关于“后”字的相关文章就到这儿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后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更多的人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