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汉语里,成语是中华文明的瑰宝。成语是汉语中经过长期使用、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,成语多为四字,亦有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其中,四字成语尤其最多。今天,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,带应字的成语大全。
应 读音是yìng,部首是广,笔画是7画,繁体字是應,结构是半包围结构,五行属土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该,当,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:应当。应该。应分(fèn )。应有尽有。
◎ 回答:答应。喊他不应。应承。
◎ 随,即:“桓督诸将周旋赴讨,应皆平定”。
◎ 姓。
含“应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应天从人(yìng tiān cóng ré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梁书·颜协传》:“我自应天从人,何预天下士大夫事?而颜见远乃至于此也。” 用法:应天从人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 成语释义为应:顺,顺应。上顺天命,下适应民意。旧常用作颂扬建立新的朝代。亦作“应天从民”、“应天从物”。
应答如注(yìng dá rú zhù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·焦竑《玉堂丛语·文学》:“文学之臣,苦于考索,求者阗门,而先生应答如注。” 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思路敏捷 成语释义为应答:回答;注:水往下倾泻。对答像倾水一样。形容答话敏捷流利
适时应务(shì shí yīng wù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魏书·良吏传序》:“但廉平常迹,声问难高;适时应务,招响必速。” 用法:适时应务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。 成语释义为适合时宜,顺应世务。
及时应令(jí shí yīng lì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清·李宝嘉《》第一回:“又忙着替孙子做了一套及时应令的棉袍褂,预备开贺的那一天好穿了陪客。” 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释义为与季节时令相适应
洒扫应对(sǎ sào yìng duì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宋 朱熹《〈大学章句〉序》:“人生八岁,则自王公以下,至于庶人之子弟,皆入小学,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,礼乐射御书数之文。” 用法:洒扫应对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 成语释义为洒水扫地,酬答宾客。封建时代儒家教育、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。
跟“应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算明朝、未了重阳,紫萸应耐看---《霜花腴·重阳前一日泛石湖》吴文英 宋朝
应倾谢女珠玑箧,尽写檀郎锦绣篇---《七夕(络角星河菡萏天)》罗隐 唐朝
今日暂同芳菊酒,明朝应作断蓬飞---《九日送别》王之涣 唐朝
故人应念,杜鹃枝上残月---《酹江月·和友驿中言别》文天祥 宋朝
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---《定风波·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》苏轼 宋朝
含“应”字的成语大全:
应天顺人、此发彼应、临机应变、应对如流、得于心应于手
应付裕如、其应若响、应天从民、以不变应万变、接应不暇
成语,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常常会被用到的,是以,对于成语的释义我们还是必须有一些认知的,要是,用不对成语是会被其他人笑的。上面有关“应”字的相关内容就到这里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应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更多的人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