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语言里,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。成语是汉语中经过长期使用、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,成语多为四字,也有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其中,四字成语尤其最多。下面,我们就来学习一下,关于居字的成语有哪些。
居 读音是jū,部首是尸,笔画是8画,繁体字是,结构是半包围结构,五行属木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住:居住。居民。同居。隐居。居处(chǔ)(a.住所;b.指生活处境)。
◎ 居住的地方:新居。故居。迁居。蜗居(喻窄小的住所)。
◎ 当,占,处于:居首。居中。居高临下。二者必居其一。
◎ 安着,怀着:居心(怀着某种念头,有贬义)。
◎ 积蓄,储存:奇货可居(a.指商人把珍稀的货物储存起来,等待时机高价出售;b.喻挟持某种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谋求功名利禄)。
◎ 停留:居守。
◎ 平时:平居。
◎ 姓。
含“居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鼎足而居(dǐng zú ér jū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愿披腹心,输肝胆,效愚计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诚能听臣之计,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” 用法:鼎足而居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 成语释义为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。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。
辞富居贫(cí fù jū pí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仕非为贫也,而有时乎为贫;娶妻非为养也,而有时乎为养。为贫者,辞尊居卑,辞富居贫。辞尊居卑,辞富居贫,恶乎宜乎?抱关击柝。” 用法:辞富居贫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世。 成语释义为辞:推辞,推却。原指拒绝厚禄,只受薄俸。现形容抛弃优厚待遇,甘于清贫的生活。
耻居人下(chǐ jū rén xià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动宾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宋 陈亮《谢曾察院启》:“伏念某本无他长,耻居人下。常想英豪之行事,堕乃尘凡。” 用法:耻居人下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有志。 成语释义为以地位在人之下为耻,形容胸怀大志
居必择邻(jū bì zé lí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紧缩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春秋·齐·晏婴《晏子春秋·杂上》:“君子居必择邻,游必就士。” 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世 成语释义为居:住;择:选择。住家必须选择好邻居
甘居人后(gān jū rén hòu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动宾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 张岱《自为墓志铭》:“夺利争名,甘居人后;现场游戏,肯让人先。” 用法:甘居人后动宾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用于人。 成语释义为甘心落在别人后面。指人不求上进或有意不前。
跟“居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柳岸风来影渐疏,使君家似野人居---《齐安郡晚秋》杜牧 唐朝
妇人依倚子与夫,同居贫贱心亦舒---《征妇怨(九月匈奴杀边将)》张籍 唐朝
南国辛居士,言归旧竹林---《都下送辛大之鄂》孟浩然 唐朝
嵩云秦树久离居,双鲤迢迢一纸书---《寄令狐郎中》李商隐 唐朝
有熊有罴,有猫有虎,庆既令居,韩姞燕誉---《韩奕》诗经 先秦
含“居”字的成语大全:
遁世幽居、居利思义、安土重居、日月不居、闲居无聊
安居乐业、后来居上、变动不居、岩居穴处、别财异居
成语,在我们平常生活中也是常常会被使用的,因而,对于成语的意思我们还是必须有一些认识的,不然,用不对成语是会被人嘲笑的。上文关于“居”字的相关知识就到这里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居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更多的人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