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汉字里,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。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,成语多为四字,或是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其中,四字成语尤其最多。本文,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,有关利字的成语都有什么。
利 读音是lì,部首是刂,笔画是7画,繁体字是利,结构是左右结构,五行属火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好处,与“害”“弊”相对:利弊。利害。利益。利令智昏。兴利除弊。
◎ 使顺利、得到好处:利己。利用厚生(充分发挥物的作用,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)。
◎ 与愿望相符合:吉利。顺利。
◎ 刀口快,针尖锐,与“钝”相对:利刃。利刀。利剑。利落。利口巧辩。
◎ 从事生产、交易、货款、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:利息。利率(lǜ)。一本万利。
◎ 姓。
含“利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名利双收(míng lì shuāng shōu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主谓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清 李宝嘉《》第34回:“但愿吾兄从此一帆风顺,升官发财,各式事情都在此中生发,真是名利双收,再好没有。” 用法:名利双收主谓式;作谓语、补语;指既得名声,又获利益。 成语释义为既得名声,又获利益。
辩口利舌(biàn kǒu lì cí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汉 王充《论衡 物势》:“亦或辩口利舌,辞喻横出为胜。” 用法:辩口利舌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能言善辩。 成语释义为指能言善辩,伶牙利嘴。
因势利导(yīn shì lì dǎo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善战者,因其势而利导之。” 用法:因势利导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。 成语释义为因:循;顺着;势:趋势;利导:引导。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推动。
因利乘便(yīn lì chéng bià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汉 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因利乘便,宰割天下,分裂河山。” 用法:因利乘便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 成语释义为因:顺着。凭藉有利的形势。
蝇头微利(yíng tóu wēi lì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宋 苏轼《满庭芳》:“蜗角虚名,蝇头微利,算来著甚干忙。” 用法:蝇头微利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 成语释义为如同苍蝇头那样的小利。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润。
跟“利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商人重利轻别离,前月浮梁买茶去---《琵琶行 / 琵琶引》白居易 唐朝
举杯互敬屠苏酒,散席分尝胜利茶---《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》董必武 近代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---《论语七则》佚名 先秦
北风利如剑,布絮不蔽身---《村居苦寒》白居易 唐朝
酒盈杯,书满架,名利不将心挂---《渔歌子·荻花秋》李珣 唐朝
含“利”字的成语大全:
元亨利贞、利喙赡辞、干净利落、名利兼收、蝇头小利
利绾名牵、将本图利、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、逐利争名、丰功厚利
成语,在大家日常生活中也是常常会被用到的,是以,对于成语的意思我们还是需要有一些认识的,不然,用错成语是会被其他人嘲笑的。上面有关“利”字的相关文章就到这里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利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更多的人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