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汉字里,成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。成语是汉语中经过长期使用、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,成语多为四字,也有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当中,四字成语可以说是最多。下面,大家就来学习一下,关于表字的成语有哪些。
表 读音是biǎo,部首是衣,笔画是8画,繁体字是錶,结构是上下结构,五行属水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外部,外面,外貌:表面。外表。仪表。表象。表层。表皮。
◎ 显示:表示。表态。表征。表达。表露。表演。表情。略表心意。
◎ 中医指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:表汗。
◎ 分类分项记录事物的文件:表册。表格。表报。调查表。
◎ 计时间的器具,通常比钟小,可以带在身边:钟表。手表。怀表。
◎ 计量某种量的器具:电表。
◎ 标志,榜样:表率(shuài )。为(wéi )人师表。
◎ 称呼父亲或祖父的姊妹、母亲或祖母的兄弟姊妹生的子女,用来表示亲属关系:表亲。表兄弟。
◎ 测量的标尺:表尺。圭表(古代测日影的器具)。
◎ 封建时代称臣子给君主的奏章:表章。诸葛亮《出师表》。
◎ 树梢:林表。
含“表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风尘表物(fēng chén biǎo wù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晋书·王戎传》:“王衍神恣高彻,如瑶林琼树,自然是风尘表物。” 用法:风尘表物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特出人物。 成语释义为风尘:指污浊、纷扰的世俗生活。超越世俗的特出人物
表里相符(biǎo lǐ xiāng fú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主谓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 方孝孺《王待制私谥议》:“惟三代之学,本诸身心,著于行事,发于文辞,表里相符,华质不爽。” 用法:表里相符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内外一致。 成语释义为表里:指内外;符:符合。指表里如一
一表人材(yī biǎo rén cái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·刘璋《飞花艳想》第一回:“友梅生得一表人材,美如冠玉,又且颖悟过人,做的文章,便篇篇锦绣,字字珠玑,十五岁上,就领了钱塘县学批首。” 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口语 成语释义为形容容貌英俊。表,仪表。
一表非凡(yī biǎo fēi fá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主谓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:“适才有东土大唐差来拜佛取经的一个和尚,倒换关文,却一表非凡。” 用法:一表非凡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比喻人很潇洒。 成语释义为仪表和普通人不一样。形容人的外表英俊;气度不凡;气宇轩昂。
由表及里(yóu biǎo jí lǐ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连动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:“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、去伪存真、由此及彼、由表及里的思索。” 用法:由表及里连动式;作状语;指从表面现象看到本质。 成语释义为表:表面;里:内里;本质。从表面现象看到本质。指分析事物时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。
跟“表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表独立兮山之上,云容容兮而在下---《九歌》屈原 先秦
峰峦如聚,波涛如怒,山河表里潼关路---《山坡羊·潼关怀古》张养浩 唐朝
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,梦魂无据,惟有归来是---《青玉案·一年春事都来几》欧阳修 宋朝
短梦依然江表,老泪洒西州---《八声甘州·记玉关踏雪事清游》张炎 宋朝
林表明霁色,城中增暮寒---《终南望余雪》祖咏 唐朝
含“表”字的成语大全:
表里相合、堂堂一表、形表影附、风尘物表、表里相依
一表人才、车无退表、鹤归华表、凤表龙姿、躬先表率
成语,在我们平常生活中也是经常会被用到的,因而,关于成语的意思我们还是需要有一些了解的,不然,用错成语是会被人嘲笑的。上面关于“表”字的相关内容就到这里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表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