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文字里,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。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、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,成语多为四字,也有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当中,四字成语尤为最多。下面,大家就来学习一下,带深字的成语都有什么。
深 读音是shēn,部首是氵,笔画是11画,繁体字是深,结构是左右结构,五行属水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,与“浅”相对:深水。深山。深邃。深渊。深壑。深海。深耕。深呼吸。深藏若虚(把珍贵的东西深藏起来,好像没有一样,喻人有知识才能但不在人前表现)。深居简出。
◎ 从表面到底的距离:深度。深浅。水深三尺。
◎ 久,时间长:深夜。深秋。年深日久。
◎ 程度高的:深思。深知。深交。深造。深谈。深省(xǐng )(深刻的警悟。亦作“深醒”)。深究。深奥。深切。深沉(a.形容程度深,如“暮色深深”;b.声音低沉,如“深深的哀鸣”;c.思想感情不外露,如“他为人深深,叫人难以捉摸”)。深谋远虑。
◎ 颜色浓:深色。深红。
含“深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深沟固垒(shēn gōu gù lěi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三回:“我兵兼程而进,疲劳未息,宜深沟固垒,待诸侯兵集,然后合攻。” 用法:深沟固垒作宾语、定语;指坚固的防御工事。 成语释义为犹深沟高垒。
深知灼见(shēn zhī zhuó jià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05回:“幼闻义方,长读经传,崇正辟邪之志,愈坚愈定,时以灭除老佛为念,深知灼见,确然无疑。” 用法:深知灼见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评论人的看法。 成语释义为灼:明亮。深邃的知识,透彻的见解。
短绠汲深(duǎn gěng jí shē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主谓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庄子·至乐》:“褚小者不可以怀大,绠短者不可以汲深。” 用法:短绠汲深作宾语、定语;比喻能力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。 成语释义为绠:汲水用的绳子;汲:从井里打水。吊桶的绳子短,打不了深井里的水。比喻能力薄弱,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。
深孚众望(shēn fú zhòng wà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清·刘坤一《提臣应行陛见暂请展缓折》:“该提督老于戎事,忠爱性成……深孚众望,其朴城忠厚,早在圣明洞鉴之中。” 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释义为孚:为人所信服。在群众中很有威望
根深叶茂(gēn shēn yè mào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紧缩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唐 张说《起义堂颂》:“若夫修德以降命,奉命以造邦,源浚者流长,根深者叶茂,天人报应,岂相远哉。” 用法:根深叶茂紧缩式;作谓语;含褒义。 成语释义为树根扎得深;树叶才能茂盛。比喻根基深厚;事物才发达。
跟“深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知有儿童挑促织,夜深篱落一灯明---《夜书所见》叶绍翁 宋朝
浅把涓涓酒,深凭送此生---《水槛遣心二首》杜甫 唐朝
苔深不能扫,落叶秋风早---《长干行二首》李白 唐朝
竹深树密虫鸣处,时有微凉不是风---《夏夜追凉》杨万里 宋朝
故国三千里,深宫二十年---《宫词·故国三千里》张祜 唐朝
含“深”字的成语大全:
情深骨肉、深中隐厚、臼头深目、深自砥砺、根深枝茂
绠短汲深、高城深池、深思远虑、年深日久、文深网密
成语,在大家日常生活中也是常常会被使用的,因而,对于成语的道理我们还是必须有一些认知的,不然,用错成语是会被一些人笑话的。上面有关“深”字的相关知识就到这儿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深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