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文字里,成语是非常重要的一类。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,成语多为四字,亦有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其中,四字成语尤其最多。今天,我们就来了解一下,关于萍字的成语大全。
萍 读音是píng,部首是艹,笔画是11画,繁体字是萍,结构是左右结构,五行属水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一年生草本植物,浮生水面,叶子扁平,表面绿色,背面紫红色,叶下生须根,开白花,称“浮萍”,亦称“青萍”、“紫萍”,多用以喻不定的生活或行踪:萍泊。萍踪。萍水相逢。
含“萍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泛萍浮梗(fàn píng fú gě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唐·徐夤《别》诗:“酒尽欲终问后期,泛萍浮梗不胜悲。” 用法:泛萍浮梗作宾语、定语;比喻飘荡无主。 成语释义为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。比喻踪迹漂泊不定。
飘萍断梗(piāo píng duàn gě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宋·周行己《再和文叔》:“契阔十年才道旧,问关千里又言旋。飘萍断梗无根柢,愁唤羸童理破鞯。” 用法:飘萍断梗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 成语释义为随波逐流的浮萍和植物的断茎。比喻飘泊无定的身世。
萍踪浪影(píng zōng làng yǐ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·闹殇》:“恨匆匆,萍踪浪影,风剪了玉芙蓉。” 用法:萍踪浪影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行踪无定。 成语释义为像浮萍、波浪一样无定所。比喻到处漂泊,踪迹无定
浪迹萍踪(làng jì píng zō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吴梅《风洞山 埋忠》:“我草泽偷生苦淹留,却教我浪迹萍踪向何处投。” 用法:浪迹萍踪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到处漫游,行踪不定。 成语释义为形容踪迹漂泊不定,就象流水和浮萍一样。
萍踪浪迹(píng zōng làng jì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 徐霖《绣襦记》:“相公这样人家,萍踪浪迹,你那里去寻他?” 用法:萍踪浪迹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 成语释义为象浮萍、波浪一般的无定。比喻到处漂泊,没有固定的住所。
跟“萍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聚散匆匆,云边孤雁,水上浮萍---《柳梢青·送卢梅坡》刘过 宋朝
弹泪别东风,把酒浇飞絮:化了浮萍也是愁,莫向天涯去---《卜算子·燕子不曾来》蒋春霖 清朝
阴阴溪曲绿交加,小雨翻萍上浅沙---《春日·阴阴溪曲绿交加》晁冲之 宋朝
杨柳回塘,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---《芳心苦·杨柳回塘》贺铸 宋朝
山河破碎风飘絮,身世浮沉雨打萍---《过零丁洋》文天祥 宋朝
含“萍”字的成语大全:
梗迹萍踪、萍水相逢、萍水相遇、萍踪梗迹、飘萍浪迹
萍飘蓬转、萍水相遭、萍水偶逢
成语,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经常会被用到的,所以,对于成语的道理我们还是应该有一些了解的,要是,用错成语是会被其他人笑的。以上关于“萍”字的相关知识就到这里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萍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