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语言里,成语是非常重要的一类。成语是汉语中经过长期使用、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,成语多为四字,也有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当中,四字成语尤为最多。下面,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,含路字的成语都有什么。
路 读音是lù,部首是足,笔画是13画,繁体字是路,结构是左右结构,五行属火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道,往来通行的地方:道路。公路。水路。陆路。路途。路程。路人(行路的人,喻不相干的人)。狭路相逢。
◎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、途径:思路。生路。出路。路子。路数(shù)。
◎ 方面,地区:外路货。各路人马。
◎ 种类:一路货色。
◎ 大,正:“厥声载路”。路门(宫室最内的正门)。路车(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)。路舆(古代君主所乘的车)。路寝(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)。
◎ 车:筚路。乘路。
◎ 姓。
含“路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荜路蓝蒌(bì lù lán lóu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楚世家》:“荜路蓝蒌,以处草莽。” 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释义为筚路:柴车。坐着柴车,穿着破衣服,去开辟山林。形容创业的艰苦
青云得路(qīng yún dé lù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元·施君美《幽闺记·兄妹筹资》:“一跃过龙门,当此青云得路。” 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仕途等 成语释义为比喻人仕途得意,步步高升
天人路隔(tiān rén lù gé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主谓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九卷:“直到得干戈平静,仙客入京来访,不匡刘尚书被人诬陷,家小配入掖庭,从此天人路隔,永无相会之日了。” 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释义为上天和人世无路相通。比喻亲友被隔绝,无法相会
船多不碍路(chuán duō bù ài lù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复句式成语;形式为:5字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16回:“自古‘船多不碍港,车多不碍路’,我不肯招他,当初那个怎么招我来?” 用法:船多不碍路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口语。 成语释义为比喻各走各的路,彼此不妨碍。
桥归桥,路归路(qiáo guī qiáo,lù guī lù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复句式成语;形式为:6字成语;出处来自于: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上册:“借款是另外一回事,通裕垫米又是一回事,桥归桥,路归路。” 用法:桥归桥,路归路作宾语、状语;指互不相干。 成语释义为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。
跟“路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绿阴不减来时路,添得黄鹂四五声---《三衢道中》曾几 宋朝
回雁峰前路,烟树正苍苍---《水调歌头·江上春山远》葛长庚 宋朝
莺啼燕语报新年,马邑龙堆路几千---《春思(莺啼燕语报新年)》皇甫冉 唐朝
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---《御街行·街南绿树春饶絮》晏几道 宋朝
衔霜当路发,映雪拟寒开---《咏早梅 /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》何逊 南北朝
含“路”字的成语大全:
末路之难、一心一路、路绝人稀、半路修行、路人皆知
筚路蓝褛、一路福星、条条大路通罗马、车到山前必有路、山不转路转
成语,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常常会被使用的,因而,对于成语的意思我们还是必须有一些了解的,否则,用不对成语是会被他人嘲笑的。上面有关“路”字的相关知识就到这儿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路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