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语言里,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。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,成语多为四字,亦有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其中,四字成语尤为最多。今天,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,带有字的成语大全。
有 读音是yǒu,部首是月,笔画是6画,繁体字是有,结构是上下结构,五行属土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存在:有关。有方(得法)。有案可稽。有备无患。有目共睹。
◎ 表示所属:他有一本书。
◎ 表示发生、出现:有病。情况有变化。
◎ 表示估量或比较:水有一丈多深。
◎ 表示大、多:有学问。
◎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:有劳。有请。
◎ 无定指,与“某”相近:有一天。
◎ 词缀,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:有夏。有宋一代。
含“有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(zhì zhě qiān lǜ,bì yǒu yī shī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复句式成语;形式为:8字成语;出处来自于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广武曰:'臣闻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'” 用法: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复句式;作分句;指不要过分自信。 成语释义为智者:聪明人;虑:思考,谋划;失:差错。指聪明人对问题深思熟虑,也难免出现差错。
互通有无(hù tōng yǒu wú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动宾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唐韩愈《原道》:“为之贾,以通其有无。” 用法:互通有无动宾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。 成语释义为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。
有征无战(yǒu zhēng wú zhà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晋书·乐志下》:“言宣帝致讨吴方,有征无战也。” 用法:有征无战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 成语释义为谓不战而胜。
死生有命(sǐ shēng yǒu mì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紧缩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妾闻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,修善尚不蒙福,为邪欲以何望。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贤媛》 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指宿命论 成语释义为指人的生死都是命中注定。
后继有人(hòu jì yǒu ré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主谓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艾芜《鞍钢呵,我回来了》:“这是后继有人,令人喜悦不止。” 用法:后继有人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形容事业有接班人。 成语释义为继:继承。指后面有继承的人。
跟“有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远上寒山石径斜,白云生处有人家---《山行》杜牧 唐朝
异乡物态与人殊,惟有东风旧相识---《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》欧阳修 宋朝
老去逢春如病酒,唯有,茶瓯香篆小帘栊---《定风波·暮春漫兴》辛弃疾 宋朝
相看两不厌,只有敬亭山---《独坐敬亭山》李白 唐朝
近泪无干土,低空有断云---《别房太尉墓》杜甫 唐朝
含“有”字的成语大全:
有天没日、有心无力、有所不为、别有天地、旷古未有
有利有弊、井井有方、别有风味、有缘千里来相会,无缘对面不相逢、香饵之下,必有死鱼
成语,在大家生活里也是常常会被使用的,所以,关于成语的道理我们还是必须有一些了解的,否则,用错成语是会被一些人笑的。上面关于“有”字的相关内容就到这里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有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