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文字里,成语是中华文明的瑰宝。成语是汉语中经过长期使用、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,成语多为四字,或是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其中,四字成语尤为最多。本文,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,带圆字的成语都有什么。
圆 读音是yuán,部首是囗,笔画是10画,繁体字是圓,结构是全包围结构,五行属土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从中心点到周边任何一点的距离都相等的形:圆形。圆圈。圆周。圆锥。圆柱。
◎ 完备,周全:圆满。圆全。
◎ 使之周全:自圆其说。圆谎。圆场。
◎ 占梦以决吉凶:圆梦。
◎ 宛转,滑利:圆滑。圆润。
◎ 运转无碍:圆熟。圆通。
◎ 货币单位。亦作“元”。
◎ 姓。
含“圆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方领圆冠(fāng lǐng yuán guà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南朝·梁·何逊《七召·儒学》:“方领圆冠,金口木舌。谈章句之远旨,构纷纶之雅说。” 用法:方领圆冠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。 成语释义为方形的衣领和圆形的帽冠,为古代儒生的服饰。亦借指儒生。
自圆其说(zì yuán qí shuō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主谓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清 李宝嘉《》:“踌躇了半天,只得仰承宪意,自圆其说道:‘职道的话原是一时愚昧之谈,作不得准的。’” 用法:自圆其说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 成语释义为自己把论点表达得圆满、周全。形容不露破绽。圆:使圆满;说:观点;论点。
指方画圆(zhǐ fāng huà yuá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·宋濂《王府君墓志铭》:“或共其议论,辄掀眉吐气,指方画圆,滚滚数千言不休。” 用法:指方画圆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。 成语释义为谓谈论时以手指比画。
方凿圆枘(fāng záo yuán ruì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战国·楚·宋玉《九辨》:“圆凿而方枘兮,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。” 用法:方凿圆枘作宾语、定语;指不相投合。 成语释义为凿:榫眼;枘:榫头。方枘装不进圆凿。比喻格格不入,不能相合。
破矩为圆(pò jǔ wéi yuá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动宾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杜林传》:“大汉初兴,详览失得,故破矩为圆,斫雕为朴,蠲除苛政,更立疏网,海内欢欣,人怀宽德。” 用法:破矩为圆动宾式;作谓语;比喻将刑法去严从简。 成语释义为把方的改成圆的。比喻将刑法去严从简。
跟“圆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雁声吹过黄昏雨篱边月圆萋紧---《齐天乐·菊影(雁声吹过黄昏雨)》端木国瑚 清朝
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---《水调歌头·丙辰中秋》苏轼 宋朝
迢迢新秋夕,亭亭月将圆---《戊申岁六月中遇火》陶渊明 魏晋
圆荷浮小叶,细麦落轻花---《为农》杜甫 唐朝
每圆处即良宵,甚此夕偏饶,对歌临怨---《玉漏迟·瓜泾度中秋夕赋》吴文英 宋朝
含“圆”字的成语大全:
戴圆履方、事缓则圆、花好月圆、磨盘两圆、空心汤圆
从规矩定方圆、圆木警枕、事宽即圆、智圆行方、行满功圆
成语,在我们平常生活中也是时时会被使用的,是以,对于成语的意思我们还是必须有一些认知的,要是,用错成语是会被人嘲笑的。上文有关“圆”字的相关内容就到这儿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圆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更多的人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