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语言里,成语是非常重要的一类。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,成语多为四字,亦有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其中,四字成语尤为最多。本文,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,关于意字的成语有哪些。
意 读音是yì,部首是心,笔画是13画,繁体字是意,结构是上中下结构,五行属土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心思:意思。意见。意义。意味。意念。意志(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)。注意。同意。意在笔先。意在言外。
◎ 心愿,愿望:意愿。愿意。意向。意图。意皆。好意。“醉翁之意不在酒”。
◎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:春意。诗意。惬意。情意。意境。
◎ 料想,猜想:意料。意想。意外。
含“意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情孚意合(qíng fú yì hé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5回:“我如今却和你眷恋日久,情孚意合,却不恁地理会。” 用法:情孚意合作谓语、定语;指投合。 成语释义为同“情投意合”。
同心一意(tóng xīn yī yì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三国志·吴志·鲁肃传》:“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……及说备使抚表众,同心一意,共治曹操。” 用法:同心一意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。 成语释义为心志一致。
主情造意(zhǔ qíng zào yì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8回:“把白胜押到厅前,便将索子捆了,问他主情造意。” 用法:主情造意联合式;作宾语;指主谋的人。 成语释义为指为首的、主谋的人。
意乱心慌(yì luàn xīn huā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清·李宝嘉《》第12回:“一旦有警,早已吓得意乱心慌。” 用法: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释义为心中惊慌忙乱
诛意之法(zhū yì zhī fǎ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宪问》:“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”集注:“夹子之言,亦《春秋》诛意之法也。” 用法: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释义为诛:惩罚,责备。以意图和动机论罪,不问实际结果如何。也指深刻的议论
跟“意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---《后庭花·一春不识西湖面》许棐 宋朝
翠蛾轻敛意沉吟,沾襟,无人知此心---《河传·花落》孙光宪 宋朝
东风有信无人见,露微意、柳际花边---《一丛花·今年春浅侵年》苏轼 宋朝
幸回郎意且斯须,一年中别今始初---《七夕曲》王建 唐朝
寒眼乱空阔,客意不胜秋---《水调歌头·登多景楼》杨炎正 宋朝
含“意”字的成语大全:
丢心落意、意气风发、心满意足、着意栽花花不发,无意插柳柳成荫、春意盎然
得意扬扬、意惹情牵、破玩意儿、言近意远、出其不意,掩其不备
成语,在我们生活里也是频繁会被使用的,是以,对于成语的释义我们还是必须有一些了解的,否则,用错成语是会被他人笑话的。上文关于“意”字的相关文章就到这儿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意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更多的人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