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文字里,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。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、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,成语多为四字,或是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当中,四字成语可以说是最多。下面,大家就来学习一下,关于招字的成语有哪些。
招 读音是zhāo,部首是扌,笔画是8画,繁体字是招,结构是左右结构,五行属火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打手势叫人来:招唤。招呼。招手上车。
◎ 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:招集。招收。招纳。招贤。招聘。招兵买马。
◎ 应接:招待宾客。
◎ 引来:招惹。招引。招揽。招致。
◎ 承认自己的罪行:招供。招认。不打自招。
◎ 同“着”。
◎ 摇动:招摇(故意张大声势,引人注意)。
含“招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迎风招展(yíng fēng zhāo zhǎ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清·李宝嘉《》第14回:“只见五颜六色的旗子,迎风招展,挖云镶边的号褂,映日争辉。” 用法:迎风招展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 成语释义为形容旗子在风中飘荡。
招之即来,挥之即去(zhāo zhī jí lái,huī zhī jí qù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复句式成语;形式为:8字成语;出处来自于:宋·苏轼《王仲仪真赞序》:“至于缓急之际,决大策,安大众,呼之则来,挥之则散者,唯世臣巨室为能。” 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释义为挥:摆手。手一招就来,手一挥就去。形容非常听从指挥。指用人时非常随意
招花惹草(zhāo huā rě cǎo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二回:“那一双积年招花惹草,惯细风情的贼眼,不离这妇人身上。” 用法:招花惹草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 成语释义为指挑逗、勾引女子。
买马招兵(mǎi mǎ zhāo bī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再生缘》第三回:“今中既到山中住,少不得,买马招兵尽壮怀。” 用法:买马招兵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扩军。 成语释义为见“买马招军”。
挖耳当招(wā ěr dāng zhāo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紧缩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吴衙内邻舟赴约》:“那吴衙内记挂着贺小姐,一夜卧不安稳。早上贺司户相邀,正是挖耳当招。” 用法:挖耳当招紧缩式;作谓语;含贬义。 成语释义为人家用手挖耳朵,却以为是在招唤自己。比喻希望达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。
跟“招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已从招提游,更宿招提境---《游龙门奉先寺》杜甫 唐朝
年年游子惜余春,春归不解招游子---《惜余春·急雨收春》贺铸 宋朝
伤心千里江南,怨曲重招,断魂在否---《莺啼序·春晚感怀》吴文英 宋朝
胭脂洗出秋阶影,冰雪招来露砌魂---《薛宝钗咏白海棠》曹雪芹 清朝
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,楼上帘招---《一剪梅·舟过吴江》蒋捷 宋朝
含“招”字的成语大全:
树高招风、招军买马、惹祸招灾、惹祸招殃、招之不来,麾之不去
招贤下士、惹灾招祸、招蜂引蝶、招降纳顺、招架不住
成语,在我们平常生活中也是常常会被使用的,所以,关于成语的意思我们还是应该有一些了解的,否则,用不对成语是会被其他人笑的。上文有关“招”字的相关内容就到这儿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招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更多的人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