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文字里,成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。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,成语多为四字,也有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当中,四字成语可以说是最多。下面,我们就来认识一下,含卫字的成语大全。
卫 读音是wèi,部首是卩,笔画是3画,繁体字是衛,结构是独体结构,五行属土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保护,防护:保卫。捍卫。卫道(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,如“卫卫士”)。卫戍(警备,多用于首都)。卫冕。
◎ 防护人员:警卫。后卫。
◎ 古代称驴:“策双卫来迎”。
◎ 中国明代驻兵的地点(后只用于地名):威海卫(在山东省)。
◎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。
◎ 姓。
含“卫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倾柯卫足(qīng kē wèi zú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左传·成公十七年》:“仲尼曰:‘鲍庄子之知不如葵,葵犹能卫其足。’”杜预注:“葵倾叶向日,以蔽其根。” 用法:倾柯卫足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比喻句。 成语释义为《左传·成公十七年》:“仲尼曰:‘鲍庄子之知不如葵,葵犹能卫其足。’”杜预注:“葵倾叶向日,以蔽其根。”后因以“倾柯卫足”指善于保护自己。
看杀卫玠(kàn shā wèi jiè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动宾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晋书·卫玠传》:“京师人士闻其姿容,观者如堵。玠劳疾遂甚,永嘉六年卒,时年二十七,时人谓玠被看杀。” 用法:看杀卫玠作谓语、定语;指为群众所仰慕的人。 成语释义为卫玠:晋人,字叔宝,风采极佳,为众人所仰慕。卫玠被人看死。比喻为群众所仰慕的人。
郑卫之曲(zhèng wèi zhī qǔ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汉·荀悦《汉纪·宣帝纪》:“臣闻秦王好淫声,华阳后为之不听郑卫之曲。” 用法:作宾语;指淫乐 成语释义为郑卫: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。指春秋战国时郑、卫等国的民间音乐
保家卫国(bǎo jiā wèi guó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冰心《跟小朋友谈访埃观感》:“在保家卫国的强烈感情里,我们两国人民是血肉相连的!” 用法:保家卫国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战争时期。 成语释义为保卫家乡和祖国。
燕巢卫幕(yàn cháo wèi mù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孔子家语·正论》:“卫孙文子得罪于献公,居戚。公卒未葬,文子击钟焉。延陵季子适晋过戚,闻之曰:‘异哉!夫子之在此,犹燕子巢于幕也,惧犹未也,又何乐焉?君又在殡,可乎?’” 用法:燕巢卫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 成语释义为《孔子家语·正论》:“卫孙文子得罪于献公,居戚。公卒未葬,文子击钟焉。延陵季子适晋过戚,闻之曰:‘异哉!夫子之在此,犹燕子巢于幕也,惧犹未也,又何乐焉?君又在殡,可乎?’”后以“燕巢卫幕”比喻处境非常危险。
跟“卫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相州昼锦堂厨酝,卫国淇川岸竹萌---《雅志小饮适宽仲送相州法酝并竹萌同至》姜特立 宋朝
含“卫”字的成语大全:
没卫饮羽、郑卫之声、郑卫桑间、首尾相卫、炊粱跨卫
楚腰卫鬓、鲁卫之政、官官相卫、精卫填海、放虎自卫
成语,在我们生活里也是常常会被使用的,所以,对于成语的道理我们还是必须有一些了解的,不然,用错成语是会被人嘲笑的。上面有关“卫”字的相关知识就到这里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卫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更多的人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