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好像不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对话中,但是掌握成语的含义及相应的近反义词,还是很有必要的。今天的成语小课堂为大家带来的是对症下药,它的读音为duì zhèng xià yào,性质为中性成语,接下来我们继续了解下对症下药的近义词有哪些,对症下药的反义词有哪些吧。
对症下药的近义词
●
刀刀见血
(dāo dāo jiàn xuè)
【释义】
比喻说话厉害
【出处】
古立高《隆冬》:“口尖舌利,刀刀见血,把人们的火都拱起来了。”
●
一语破的
(yī yǔ pò dì)
【释义】
的:箭靶的中心。一句话就说中要害。
【出处】
唐 李欣《放歌行答从弟墨卿》:“吾家令弟才不羁,五言破的人共推。”
●
有的放矢
(yǒu dǐ fàng shǐ)
【释义】
的:靶子;矢:箭。对准靶子射箭。比喻言论、行动有针对性;目标明确。
【出处】
宋 叶适《水心别集》:“论立于此,若射之有的也,或百步之外,或五十步之外,的必先立,然后扶弓注矢以从之。”
●
因地制宜
(yīn dì zhì yí)
【释义】
因:随顺;制:制定;规定;宜:适当;合宜。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;采取适宜的措施。
【出处】
汉 赵晔《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》:“夫筑城郭,立仓库,
因地制宜
,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?”
●
一语道破
(yī yǔ dào pò)
【释义】
一句话就说穿(语:话;道:说)。比喻话说到了本质上或击中要害。
【出处】
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但这位姑娘,可不是一句话了事的人,此刻要
一语道破
,必弄到满盘皆空。”
对症下药的反义词
●
隔靴搔痒
(gé xuē sāo yǎng)
【释义】
隔着靴子挠痒痒。原为禅宗用语;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;未能悟境触机。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;不中肯;不贴切;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;不解决问题。
【出处】
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康山契稳禅师》:“曰:‘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?’师曰:‘
隔靴搔痒
。’”
●
举措失当
(jǔ cuò shī dàng)
【释义】
举措:举动、措置;失当:不恰当。举动安排不得当。
【出处】
先秦 管仲《管子 禁藏》:“
举措失当
,众民不能成。”
成语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,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,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点点沉积下来的。中性成语对症下药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大家记住了吗?更多关于成语的知识,请多关注我们网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