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汉字里,成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。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、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,成语多为四字,也有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当中,四字成语尤其最多。今天,我们就来学习一下,带存字的成语有哪些。
存 读音是cún,部首是子,笔画是6画,繁体字是存,结构是半包围结构,五行属金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东西在那里,人活着:存在。存亡。生存。
◎ 保留,留下:保存。留存。存照。存疑。去伪存真。
◎ 寄放:寄存。
◎ 停聚:存水。
◎ 怀有,怀着:存心。不存任何奢望。
含“存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片瓦不存(piàn wǎ bù cú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主谓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宋史·苏易简传》:“况城邑焚毁,片瓦不存,所过山林,林木匮乏。” 用法: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战争或灾难等 成语释义为一块整瓦也没有了。形容建筑物全部毁坏
岿然独存(kuī rán dú cú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汉 王延寿《鲁灵光殿赋》:“自西京未央、建章之殿,皆见隳坏,而灵光岿然独存。” 用法:岿然独存偏正式;作谓语;形容经过变故后唯一幸存的人或物。 成语释义为形容经过变乱而惟一幸存的事物。
去食存信(qù shí cún xì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颜渊》:“曰:‘去食。自古下皆有死,民无信不立。’” 用法:去食存信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 成语释义为比喻宁可失去粮食而饿死,也要坚持信义。
皮不存而毛焉附(pí bù cún ér máo yān fù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复句式成语;形式为:7字成语;出处来自于:梁启超《墨学微》第一章:“然此果足为有命说之根据乎?一旦以力破此制度,则皮不存而毛焉附矣。” 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形容两者的关系 成语释义为存:存留;焉:哪里;附:附着。皮都没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,就不能存在
顺天者存,逆天者亡(shùn tiān zhě cún,nì tiān zhě wá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复句式成语;形式为:8字成语;出处来自于: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斯二者,天也。顺天者存,逆天者亡。” 用法:顺天者存,逆天者亡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。 成语释义为指顺从天道的就生存,违背天道的则灭亡。
跟“存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箫鼓追随春社近,衣冠简朴古风存---《游山西村》陆游 宋朝
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---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/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》王勃 唐朝
古来存老马,不必取长途---《江汉(江汉思归客)》杜甫 唐朝
夫死战场子在腹,妾身虽存如昼烛---《征妇怨(九月匈奴杀边将)》张籍 唐朝
含“存”字的成语大全:
道存目击、志存高远、硕果仅存、危急存亡、心存芥蒂
适者生存、皮之不存,毛将安傅、有子存焉、人存政举、风韵犹存
成语,在大家平常生活中也是时时会被使用的,是以,对于成语的道理我们还是应该有一些了解的,不然,用不对成语是会被一些人笑的。以上有关“存”字的相关内容就到这里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存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更多的人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