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语言里,成语是中华文明的瑰宝。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、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,成语多为四字,亦有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当中,四字成语尤为最多。今天,我们就来认识一下,关于寻字的成语有哪些。
寻 读音是xún,部首是寸,笔画是6画,繁体字是尋,结构是上下结构,五行属火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找,搜求:寻找。寻觅。寻机。寻问。寻访。寻衅。追寻。寻章摘句。
◎ 古代的长度单位(一寻等于八尺):寻常(古代八尺为“寻”,倍寻为“常”,都是平常的长度,后泛指平常、素常)。
含“寻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超乎寻常(chāo hū xún chá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动宾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孙力《都市风流》第五章:“张义民以超乎寻常的忍耐力来对待这场决定他命运、前途的恋爱。” 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超出以前的 成语释义为在合理或可以接受的限度以外,极不公平、极粗鲁或极不正义
经丘寻壑(jīng qiū xún hè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宋朝胡继宗《书言故事·地理类》:“游览自娱,曰得经丘寻壑之乐。” 用法:经丘寻壑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 成语释义为指游览山水。
吊古寻幽(diào gǔ xún yōu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第三十卷:“游山玩水,吊古寻幽,赏月吟风,怡情遣兴,诗赋文词,山川殆遍。” 用法:吊古寻幽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凭吊古迹,寻找幽境。 成语释义为吊:凭吊;幽:幽境。凭吊古迹,寻找幽境,感怀旧事。
讨是寻非(tǎo shì xún fēi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·无名氏《白兔记·诉猎》:“哥嫂每夜里巡更不睡,讨是寻非。哥嫂他那里昧己瞒心,料想苍天不负亏。” 用法:讨是寻非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。 成语释义为惹是生非,故意挑剔。
打着灯笼没处寻(dǎ zhe dēng lóng méi chù xú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复句式成语;形式为:7字成语;出处来自于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5回:“要错过了,打着灯笼没处寻!” 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释义为比喻很难得,不容易得到
跟“寻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酒债寻常行处有,人生七十古来稀---《曲江二首》杜甫 唐朝
长安故人问我,道寻常、泥酒只依然---《木兰花慢·滁州送范倅》辛弃疾 宋朝
寻常百种花齐发,偏摘梨花与白人---《离思五首》元稹 唐朝
且欲近寻彭泽宰,陶然共醉菊花杯---《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》崔曙 唐朝
功名炊黍寻常梦,怪事书空感激人---《西夏重阳》王逊
含“寻”字的成语大全:
非同寻常、天上少有,地下难寻、逐影寻声、耐人寻味、觅柳寻花
拔树寻根、异乎寻常、拨草寻蛇、毫末不札,将寻斧柯、穷根寻叶
成语,在我们平常生活中也是频繁会被使用的,因而,关于成语的释义我们还是必须有一些认识的,不然,用不对成语是会被人嘲笑的。以上有关“寻”字的相关内容就到这儿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寻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