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有关同字的成语都有什么

有关同字的成语都有什么

2024-04-28 14:01:10

在汉字里,成语是中华文明的瑰宝。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,成语多为四字,或是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其中,四字成语尤为最多。本文,我们就来了解一下,关于同字的成语都有什么。

同 读音是tóng,部首是口,笔画是6画,繁体字是同,结构是半包围结构,五行属火。
字义解释为:

◎ 一样,没有差异;相同。同一(a.一致,统一;b.共同的一个或一种)。同侪(同辈)。同庚(同岁)。同年。同胞。同人(a.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;b.同行业的人)。同仁(同人)。同仇敌忾。同工异曲。同室操戈。情同手足。
◎ 共,在一起(从事):共同。同学。同步。殊途同归。同舟共济。
◎ 和,跟:同流合污。
◎ 姓。

含“同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
同类相求(tóng lèi xiāng qiú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主谓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同明相照,同类相求,云从龙,风从虎。” 用法:同类相求作宾语、定语;指相互投合。 成语释义为谓物之同类者互相聚合。

同气相求(tóng qì xiāng qiú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主谓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周易 干》: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。水流湿,火就燥,云从龙,风从虎。圣人作而万物睹。” 用法:同气相求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。 成语释义为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自然结合在一起。

志同心合(zhì tóng xīn hé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·陆采《明珠记·访侠》:“官居台省,曾叨宠幸,只为爱山水窠巢,早离脱仕途坑阱。喜你志同心合,志同心合,果然堪敬!和你结师生,共老林泉下,同期大道成。” 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志趣相投的人 成语释义为志趣相同,意见一致

笙磬同音(shēng qìng tóng yī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主谓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诗经 小雅 鼓钟》:“鼓钟钦钦,鼓瑟鼓琴,笙磬同音。” 用法:笙磬同音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 成语释义为比喻人事协调,关系和睦。

同归殊途(tóng guī shū tú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复句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天下同归而殊途,一致而百虑。” 用法:同归殊途复句式;作谓语、定语;。 成语释义为归:归宿;殊:不同;途:道路。通过不同的途径,到达同一个目的地。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。

跟“同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
恰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;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---《沁园春·长沙》毛泽东 近代

死去元知万事空,但悲不见九州同---《示儿》陆游 宋朝

同来不得同归去,故国逢春一寂寥---《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》杜牧 唐朝

共看明月应垂泪,一夜乡心五处同---《望月有感》白居易 唐朝

同穴窅冥何所望,他生缘会更难期---《遣悲怀三首·其三》元稹 唐朝

含“同”字的成语大全:

仁同一视、情同手足、众虎同心、未可同日而语、同工异曲

同源异流、同德同心、同舟共济、同日而言、十鼠同穴

成语,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常常会被使用的,因而,对于成语的道理我们还是需要有一些认识的,要是,用错成语是会被人笑话的。上文关于“同”字的相关文章就到这里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同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更多的人有所帮助。

标题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