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关于曲字的成语大全

关于曲字的成语大全

2024-04-30 13:00:12

在汉字里,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。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,成语多为四字,亦有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当中,四字成语可以说是最多。今天,大家就来了解一下,有关曲字的成语有哪些。

曲 读音是qǔ,部首是曰,笔画是6画,繁体字是粬,结构是独体结构,五行属木。
字义解释为:

◎ 弯转,与“直”相对:弯曲。曲折(zhé)。曲笔(a.古代史官不按事实、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;b.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)。曲肱而枕。曲尽其妙。
◎ 不公正,不合理:曲说。曲解(jiě)。委曲求全。
◎ 弯曲的地方:河曲。
◎ 偏僻的地方:乡曲。
◎ 姓。
◎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:酒曲。曲霉。

含“曲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
一曲阳关(yī qǔ yáng guā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宋·苏轼《渔家傲·送张元唐省亲秦州》词:“一曲阳关情几许,知君欲向秦川去。”宋·柳永《少年游》词:“一曲阳关,断肠声尽,独自凭兰桡。” 用法: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释义为阳关:古曲调名,古人在送别时唱。比喻别离。

委委曲曲(wěi wěi qū qū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ABB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27回:“海北一带,委委曲曲凿了一道长渠,引接外边为活水。” 用法: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人或事物等 成语释义为指曲调、道路、河流等曲折或人处事屈身折节

桃蹊柳曲(táo qī liǔ qǔ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宋·周邦彦《迎春乐》词:“桃蹊柳曲闲踪迹,俱曾是大堤客,解春衣贳酒城南陌。” 用法:桃蹊柳曲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 成语释义为指春景艳丽的地方。同“桃蹊柳陌”。

曲不离口(qǔ bù lí kǒu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主谓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朱自清《论诵读》:“但是诵读总得多读熟读,才有效用;‘曲不离口’,诵读也是一样道理。” 用法:曲不离口作宾语、定语;常与“拳不离手”连用。 成语释义为意谓曲子要天天唱,才会熟练精妙。比喻熟能生巧。

知音识曲(zhī yīn shí qǔ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·秋胡行》:“有美一人,婉如清扬。知音识曲,善为乐方。” 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释义为指通晓音乐

跟“曲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
童子解吟长恨曲,胡儿能唱琵琶篇---《吊白居易》李忱 唐朝

伤心千里江南,怨曲重招,断魂在否---《莺啼序·春晚感怀》吴文英 宋朝

至今商女,时时犹唱,后庭遗曲---《桂枝香·登临送目》王安石 宋朝

重唱梅边新度曲,催发寒梢冻蕊---《金缕歌·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》吴文英 宋朝

后庭花一曲,幽怨不堪听---《金陵怀古》刘禹锡 唐朝

含“曲”字的成语大全

曲意奉迎、曲意逢迎、曲突移薪、千里一曲、曲尽其态

隐晦曲折、侧词艳曲、艰难曲折、曲尽其妙、挠曲枉直

成语,在我们生活里也是频繁会被使用的,所以,关于成语的释义我们还是必须有一些认识的,不然,用不对成语是会被人嘲笑的。以上关于“曲”字的相关文章就到这儿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曲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更多的人有所帮助。

标题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