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汉语里,成语是中华文明的瑰宝。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,成语多为四字,亦有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当中,四字成语可以说是最多。本文,我们就来学习一下,含平字的成语都有什么。
平 读音是píng,部首是干,笔画是5画,繁体字是平,结构是独体结构,五行属水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不倾斜,无凹凸,像静止的水面一样:平地。平面。平原。
◎ 均等:平分。平行(xíng)。抱打不平。公平合理。
◎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,不相上下:平列。平局。平辈。
◎ 安定、安静:平安。平服。
◎ 治理,镇压:平定。
◎ 抑止(怒气):他把气平了下去。
◎ 和好:“宋人及楚人平”。
◎ 一般的,普通的:平民。平庸。平价。平凡。
◎ 往常,一向:平生(a.从来;b.终身)。平素。
◎ 汉语四声之一:平声。平仄。
◎ 姓。
◎ 〔平假(jiǎ )名〕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。
◎ 古同“评”,评议。
含“平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承平盛世(chéng píng shèng shì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汉书·食货志》:“王莽因汉承平之业,匈奴称藩,百蛮宾服。” 用法:承平盛世作宾语、定语;指太平盛世。 成语释义为承平:太平。太平、兴盛的时代。
路见不平,拔剑相助(lù jiàn bù píng,bá jiàn xiāng zhù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复句式成语;形式为:8字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·洪楩《杨温拦路虎传》:“今见将军,乃是我恩人,却在此被劫,自当效力相助!路见不平,拔剑相助。” 用法:路见不平,拔剑相助作主语、谓语、分句;指见义勇为。 成语释义为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,就挺身而出干涉,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。形容人见义勇为
平步青云(píng bù qīng yú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动宾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宋 袁文《瓮牖闲评》第三卷:“廉宣仲才高,幼年及第,宰相张邦昌纳为婿。当徽宗时自谓平步青云。” 用法:平步青云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祝辞。 成语释义为平:平稳;稳当;步:行步;走上;登上;青云:青天。比喻官位很高。比喻一下子轻易地登上了很高的官位。旧时用以形容科举及第;或陡然富贵。
夷为平地(yí wéi píng dì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复杂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孙犁《我的绿色书》:“为了方便,把假山、小河,夷为平地,抹上洋灰,使它寸草不生,成了停车场。” 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释义为夷:拉平,铲平。铲平使成一块平地
沟满壕平(gōu mǎn háo pí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李云德《沸腾的群山》:“沟满壕平,平地上的雪有三尺多深,寒气逼人,滴水成冰。” 用法:沟满壕平作定语、状语;形容饱满。 成语释义为形容饱满。
跟“平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鸟向平芜远近,人随流水东西---《谪仙怨·晴川落日初低》刘长卿 唐朝
晓风催我挂帆行,绿涨春芜岸欲平---《晓过鸳湖》查慎行 清朝
穗帷飘井干,樽酒若平生---《同谢谘议咏铜雀台》谢朓 南北朝
天势围平野,河流入断山---《登鹳雀楼》畅当 唐朝
澄江平少岸,幽树晚多花---《水槛遣心二首》杜甫 唐朝
含“平”字的成语大全:
虚气平心、天成地平、平步登云、平平安安、政平讼理
心和气平、天平地成、向平之愿、心平气和、平地青云
成语,在大家生活里也是频繁会被使用的,因而,关于成语的释义我们还是必须有一些认识的,不然,用不对成语是会被一些人笑话的。上文有关“平”字的相关知识就到这儿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平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