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文字里,成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。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、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,成语多为四字,或是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其中,四字成语尤为最多。今天,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,含源字的成语集锦。
源 读音是yuán,部首是氵,笔画是13画,繁体字是源,结构是左右结构,五行属水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水流所从出的地方:河源。泉源。发源。源远流长。源头。
◎ 事物的根由:来源。资源。渊源。能源。起源。策源地。
◎ 姓。
含“源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饮水辨源(yǐn shuǐ biàn yuá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清·包世臣《再与杨季子书》:“而得体势于《韩非子》、《吕览》者尤深,徒以薄其为人,不欲形诸论说,然后世有识,饮水辨源,其可掩耶?” 用法:饮水辨源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 成语释义为见“饮水知源”。
沿流讨源(yán liú tǎo yuá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严复《原强》:“其勉人治群学者,意则谓天下沿流讨源,执因责果之事,惟群事为最难,非不素讲之所得与。” 用法:沿流讨源作谓语、定语;指追求事物本源。 成语释义为犹沿波讨源。
枯本竭源(kū běn jié yuá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人民日报》1959.10.12:“必须保护野生植物的生机,使之能够继续繁殖,不要枯本竭源。” 用法:枯本竭源作谓语、宾语;指损害事物的根基。 成语释义为枯:使枯死;本:根本;竭:竭尽;源:源头。指损害事物的根基
源清流净(yuán qīng liú jì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·无名氏《怒斩关平》第一折:“你是花根本绝,源清流净,端的不虚名。” 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释义为源:水的源头。水的源头清,下流的水也就清。指修身治国要从根本出发
追根求源(zhuī gēn qiú yuá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张周《步履艰难的中国》第四章:“追根求源,倒溯黑幕,岑长进现出了面目。” 用法:追根求源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指追寻根源。 成语释义为同“追本溯源”。
跟“源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去年战桑干源,今年战葱河道---《战城南》李白 唐朝
春来遍是桃花水,不辨仙源何处寻---《桃源行(渔舟逐水爱山春)》王维 唐朝
活水源流随处满,东风花柳逐时新---《观书(书卷多情似故人)》于谦 明朝
陶令不知何处去, 桃花源里可耕田---《七律·登庐山(一山飞峙大江边)》毛泽东 近代
杏树坛边渔父,桃花源里人家---《田园乐七首·其三》王维 唐朝
含“源”字的成语大全:
推究根源、追根查源、源源而来、本本源源、同源共流
世外桃源、端本正源、饮水知源、叩源推委、沿流溯源
成语,在大家生活里也是时时会被使用的,因此,关于成语的释义我们还是需要有一些认识的,否则,用不对成语是会被人笑话的。上面关于“源”字的相关知识就到这儿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源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更多的人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