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含波字的成语有哪些

含波字的成语有哪些

2024-06-17 14:00:17

在汉字里,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。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,成语多为四字,亦有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当中,四字成语可以说是最多。本文,大家就来了解一下,有关波字的成语集锦。

波 读音是bō,部首是氵,笔画是8画,繁体字是波,结构是左右结构,五行属水。
字义解释为:

◎ 水面振荡起伏的运动:波浪。波涛。波澜。波光。波纹。波荡。推波助澜。波及(影响到,牵涉到)。
◎ 物理学上指振动在物质中的传播能量递进的一种形式:电波。光波。超声波。波长。波段。波速。波谱。

含“波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
积露为波(jī lù wéi bō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动宾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 袁宏道《题龙堂僧募册》诗:“衲子欲言面羞涩,试介乌纱作檀越,积露为波江可得,东邻北里贤相识。” 用法:积露为波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 成语释义为比喻积少成多。

波骇云属(bō hài yún zhǔ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北齐书 文苑传序》:“至夫游夏以文词擅美,颜回则庶几将圣,屈宋所以后尘,卿云未能辍简。于是辞人才子,波骇云属。” 用法:波骇云属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连续不断。 成语释义为犹波属云委。比喻连续不断,层见迭出。

风平波息(fēng píng bō xī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四海记·祖师复下凡间救苦》:“武当山祖师大显威灵,逢难救难,遇危救危,四海风平波息,发感神威。” 用法:风平波息作谓语;比喻平静无事。 成语释义为风和波浪都没有。比喻平静无事。

尺水丈波(chǐ shuǐ zhàng bō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紧缩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唐 孟郊《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》之一:“须知一尺水,日夜增高波。” 用法:尺水丈波紧缩式;作谓语;比喻因小事而引起大风波。 成语释义为比喻说话夸张,不真实。

竹烟波月(zhú yān bō yuè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唐·白居易《池上篇》序:“酒酣琴罢,又命乐童登中岛亭,合奏《霓裳散序》,声随风飘,或凝或散,悠扬子竹烟波月之际者久之。” 用法:竹烟波月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 成语释义为烟:烟雾。雾气中的竹林和月照下的波纹。比喻月光下秀美的景色

跟“波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
松排山面千重翠,月点波心一颗珠---《春题湖上》白居易 唐朝

菱叶萦波荷飐风,荷花深处小船通---《采莲曲(菱叶萦波荷飐风)》白居易 唐朝

瀚海百重波,阴山千里雪---《饮马长城窟行》李世民 唐朝

泰山嵯峨夏云在,疑是白波涨东海---《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》李白 唐朝

日落沙明天倒开,波摇石动水萦回---《东鲁门泛舟二首(其一)》李白 唐朝

含“波”字的成语大全

宦海风波、逐影随波、山积波委、海不扬波、东海逝波

波谲云诡、玉液金波、一波万波、趁浪逐波、波委云集

成语,在大家平常生活中也是常常会被用到的,所以,关于成语的道理我们还是需要有一些了解的,不然,用不对成语是会被人嘲笑的。上面有关“波”字的相关文章就到这儿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波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标题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