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滋字的含义

滋字的含义

2024-06-22 13:00:17

中国文化博大精深,我国的汉字更是,汉字,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格外重要的,能够说是不可缺少的。不晓得大家对于汉字知识懂得多少呢?我们在生活中见到一个汉字,能不能知道呢?下面,我们就来了解一下“滋”字的含义?

滋:

简体字:滋;繁体字:滋;拼音:zī;声调符:-;字声调:阴平;部首:氵; 部首笔画:3;总笔画:12;起名吉凶:;五行:水;是否常用:否。

字形结构

声调:平;结构:左右结构;造字法:形声;笔顺:捺捺横捺撇横折折捺折折捺。

字义解释

◎ 生出,长:滋生。滋芽。滋事。滋扰(骚扰生事)。潜滋暗长。
◎ 增益,加多:滋养。滋补。滋阴。
◎ 汁液,润泽:滋润。
◎ 味道:滋味。
◎ 喷射:往外滋水。
◎ 浊:“何故使吾水滋?”

详细解释

字 (zī)

详细字义
zī 
〈名〉
(1) 滋水 [Zi River]
滋水出牛饮山白陉谷,东入 呼沱。从水,兹声。——《说文
(2) 一名兹水,今名磁河。源出河北省阜平县西部南坨山东,今为潴龙河支流
(3) 浆,液汁 [thick liquid]
墨井盐池,玄滋素液。——左思魏都赋
流光驿驿,甘滋泥泥。——邹阳酒赋
(4) 滋味 [taste]
丧有疾,食肉饮酒,必有草木之滋焉,以为姜桂之谓也。——《礼记
词性变化
zī 
〈动〉
(1) 通“”。滋生;繁殖 [multiply;grow]
滋,益也。——《说文
无使滋蔓。——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。服注:“益也。”
草木庳小不滋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明理》
事滋无成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八年》
树德务滋,除恶务本。——《·泰誓下》
(2) 又如:滋疑(引起怀疑);滋乳(滋生繁衍);滋漫(滋生蔓延);滋演(滋生演变);滋蕃(滋生繁育);滋茂(植物生长繁茂);滋硕(竹长茂盛);滋荣(生长繁茂)
(3) 滋补。供给身体以养分;补养 [tonic]。如:滋阴(滋补阴虚);滋膳(补养的膳食);滋助(滋补)
(4) 栽种 [plant]
播江离与滋菊兮,愿春日以为糗芳。——《楚辞
(5) 又如:滋培(栽培;养育);滋植(培植)
(6) 浸染 [permeate]。如:滋沥(汁液渗滴);滋液(渗透的汁液);滋穴(喷涌泉水的洞穴)
(7) 增长 [increase](今国之疵,民之病,有滋而无损焉,乌所谓言之效邪?)—— 王安石上田正言书二
(8) 又如:滋殖(增加;增长)
zī 
〈副〉
更加,愈益 [more]——表示程度
去人滋久,思人滋生。——魏源默觚上
滋可痛已。(更加使人悲痛。可,值得。已,同“”。)——孙文
zī 
〈形〉
(1) 繁盛;茂盛 [flourishing]。如:滋阜(繁盛);滋盛(众多;兴旺);滋繁(益繁;滋生繁多)
(2) 味美 [delicious]。如:滋美(美食);滋旨(美好的滋味或意味)
(3) 肥腻 [fat]。如:滋腴(肥腻的荤食);滋膏(脂膏)
(4) 脏污,污浊 [dirty]
不获世之滋垢。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(5) 又如:滋垢(污垢);滋泥(污浊的烂泥);滋秽(污秽)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子之切,上平7之,zī,止開三平之精
[平水韵]:上平四支
[唐 音]:*tzi?
[国 语]:zī,cí
[粤 语]:zi1
[闽南语]:chu1

汉语字典

[①][zī]
[《廣韻》子之切,平之,精。]
(1)滋生;生长。
(2)栽种;培植。
(3)增长;增加。
(4)润泽;浸染。
(5)繁盛;茂盛。
(6)水;汁液。
(7)美味;滋味。
(8)谓调和滋味。
(9)愈益;更加。
(10)喷射。
(11)黑;污浊。《左传·哀公八年》:“初,武城人或有因於吴竟田焉,拘鄫人之漚菅者,曰:'何故使吾水滋?'”杜预注:“滋,濁也。”陆德明释文:“本亦作兹,子絲反。《字林》云:'黑也。'”一说读为“”。见杨树达《积微居读书记·读左传·哀公》、杨伯峻《春秋左传注》。
(12)方言。快活;高兴。
(13)通“”。慈爱;体恤。
(14)水名。即今河北省磁河。
(15)水名。陕西省渭河支流灞河的古名。
(16)泉名。在渭水。

含“ ”字的成语

【日益月滋】:

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、加多。

【树德务滋】:

树:立;德:德惠;务:必须;滋:增益,加多。向百姓施行德惠,务须力求普遍。

【滋蔓难图】:

滋:滋长;蔓:繁生、蔓延。野草滋生,难以消除。比喻势力扩大了再要消灭就很困难。

带“”字的名字大全

蒋滋华、

有关滋字的详情就到这里了,汉字在所有人的生活中是占有很大比例的,不同的汉字意思不同,因此,我们在使用的时候也是需要学习字的一些基本知识,字形结构,字义解释等等。想要学习更多关于字的相关详情,就一起来学一学吧。

标题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