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汉语里,成语是中华文明的瑰宝。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,成语多为四字,也有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当中,四字成语可以说是最多。今天,大家就来了解一下,含体字的成语有哪些。
体 读音是tǐ,部首是亻,笔画是7画,繁体字是躰,结构是左右结构,五行属火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人、动物的全身:身体。体重。体温。体质。体征(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)。体能。体貌。体魄(体格和精力)。体育。体无完肤。
◎ 身体的一部分:四体。五体投地。
◎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:物体。主体。群体。
◎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:固体。液体。体积。
◎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、风格:体裁(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,可分为诗歌,散文,小说,戏剧等)。文体(文章的体裁,如“骚体”、“骈体”、“旧体诗”)。字体。
◎ 事物的格局、规矩:体系。体制。
◎ 亲身经验、领悟:体知(亲自查知)。体味。身体力行(xíng )。
◎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:体谅。体贴。体恤。
◎ 与“用”相对。“体”与“用”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,指“本体”和“作用”。一般认为“体”是最根本的、内在的;“用”是“体”的外在表现。
● 体
(體)
bèn ㄅㄣˋ
◎ 古同“笨”,粗壮。
◎ 古同“笨”,抬灵柩的人。
含“体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卑身贱体(bēi shēn jiàn tǐ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韩非子 说疑》:“皆夙兴夜寐,卑身贱体……以事其君。” 用法:卑身贱体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。 成语释义为①谓俭约勤苦。②弯腰俯首,屈从奉迎。
体国经野(tǐ guó jīng yě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周礼 天官 序官》:“惟王建国,辨方正位,体国经野,高官分职,以民为极。 用法:体国经野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泛指创建与治理国家。 成语释义为体:划分;国:都城;经:丈量;野:田野。把都城划分为若干区域,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奴隶平民耕作。泛指治理国家。
识大体,顾大局(shí dà tǐ,gù dà jú):是褒义成语;结构属于复句式成语;形式为:6字成语;出处来自于:邓小平《在扩大的中央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不论工人也好,农民也好,知识分子也好,爱国民主人士也好,都是识大体、顾大局的,都是相信跟着党走是对的。” 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释义为认识到有关大局的重要道理,照顾全局利益
具体而微(jù tǐ ér wēi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子夏、子游、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,冉牛、闵子、颜渊则具体而微。” 用法:具体而微紧缩式;作宾语、定语;指内容大体都有。 成语释义为具体:大体具备;微:微小。内容大体具备;但布局、规模较小些。
遐迩一体(xiá ěr yī tǐ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汉·司马相如《难蜀父老》:“遐迩一体,中外褆福,不亦康乎?” 用法:遐迩一体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 成语释义为谓远近犹如一个整体。形容协调统一。
跟“体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越鸟巢干后,归飞体更轻---《晚晴》李商隐 唐朝
命如南山石,四体康且直---《孔雀东南飞 (为焦仲卿妻作)》佚名 先秦
占得杏梁安稳处,体轻唯有主人怜,堪羡好因缘---《忆江南·衔泥燕》牛峤 唐朝
愿君采葑菲,无以下体妨---《秦女卷衣》李白 唐朝
宫中彩女颜如花,飘然挥手凌紫霞,从风纵体登鸾车---《飞龙引二首·其一》李白 唐朝
含“体”字的成语大全:
赤身露体、成何体统、斯事体大、习与体成、月露之体
体贴入微、相体裁衣、衣不蔽体、兹事体大、体无完肤
成语,在大家生活里也是频繁会被用到的,所以,对于成语的道理我们还是应该有一些认识的,要是,用不对成语是会被一些人笑话的。上面关于“体”字的相关内容就到这里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体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