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语言里,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。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、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,成语多为四字,或是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其中,四字成语尤其最多。下面,大家就来认识一下,带喜字的成语都有什么。
喜 读音是xǐ,部首是口,笔画是12画,繁体字是喜,结构是上下结构,五行属水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高兴,快乐:欢喜。喜悦。喜讯。喜剧。喜气。喜色。喜幸。喜乐(lè ㄌㄜˋ)。喜洋洋。欢天喜地。欣喜若狂。
◎ 可庆贺的,特指关于结婚的:喜事。喜酒。喜糖。喜蛋。喜联。喜幛。喜雨。喜报。喜庆。贺喜。报喜。
◎ 妇女怀孕:害喜。她有喜了。
◎ 爱好:喜爱。喜好(好)。喜欢。好(hào ㄏㄠˋ)大喜功(热衷于做大事,立大功,现常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)。
◎ 适于:喜光植物。海带喜荤。
◎ 姓。
含“喜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喜笑颜开(xǐ xiào yán kāi):是褒义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又行了两日,方到常山,径入府中,拜谒颜太守。故人相见,喜笑颜开。” 用法:喜笑颜开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。 成语释义为颜:脸色;开:舒展;开朗。形容心里高兴;满面笑容。
喜见乐闻(xǐ jiàn lè wé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茅盾《夜读偶记》:“就其形式来说是群众性的(为人民大众所喜见乐闻的)。” 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很受欢迎 成语释义为闻:听。喜欢听,乐意看。指很受欢迎
见猎心喜(jiàn liè xīn xǐ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连动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二程全书》第七卷:“明道年十六七时,好田猎。十二年,暮归,在田野间见田猎者,不觉有喜心。” 用法:见猎心喜连动式;作谓语;含褒义。 成语释义为看见别人打猎而感到高兴。比喻看见某种情况触动自己原有的爱好;不免跃跃欲试。
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(yī zé yǐ xǐ,yī zé yǐ jù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复句式成语;形式为:8字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论语·里仁》:“子曰:‘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,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。’” 用法:作分句;指喜忧参半 成语释义为一方面高兴,一方面又害怕。
回嗔作喜(huí chēn zuò xǐ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连动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》:“那客人回嗔作喜,收拾了刀杖。” 用法:回嗔作喜连动式;作谓语;指转怒为喜。 成语释义为嗔:生气。由生气转为喜欢。
跟“喜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飞锡离乡久,宁亲喜腊初---《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》钱起 唐朝
酒阑更喜团茶苦,梦断偏宜瑞脑香---《鹧鸪天·寒日萧萧上琐窗》李清照 宋朝
爱子心无尽,归家喜及辰---《岁暮到家》蒋士铨 清朝
喜得故人同待诏,拟沽春酒醉京华---《清明呈馆中诸公》高启 明朝
喜遇重阳,更佳酿今朝新熟---《满江红·喜遇重阳》宋江 宋朝
含“喜”字的成语大全:
宜喜宜嗔、转悲为喜、喜功好大、报喜不报忧、惊喜若狂
喜气洋洋、欢欢喜喜、差足自喜、大喜过望、喜形于颜
成语,在我们平常生活中也是常常会被使用的,因而,关于成语的道理我们还是需要有一些认知的,否则,用错成语是会被一些人笑的。以上有关“喜”字的相关知识就到这儿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喜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更多的人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