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汉语里,成语是中华文明的瑰宝。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,成语多为四字,也有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当中,四字成语可以说是最多。下面,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,关于乐字的成语都有什么。
乐 读音是lè,部首是丿,笔画是5画,繁体字是樂,结构是独体结构,五行属火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欢喜,快活;快乐。乐境。乐融融。乐不可支。其乐无穷。乐观(精神愉快,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)。乐天(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)。
◎ 使人快乐的事情:取乐。逗乐。
◎ 对某事甘心情愿:乐此不疲。乐善好(hào )施。
◎ 笑:这事太可乐了。
含“乐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鼓乐喧天(gǔ yuè xuān tiā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主谓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五代史平话 汉史》:“笙歌聒地,鼓乐喧天。” 用法:鼓乐喧天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热闹场面。 成语释义为鼓:弹奏。喧天:声音大而嘈杂。弹奏着各种乐器,声响大得直冲云天。
乐此不疲(lè cǐ bù pí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紧缩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光武帝纪下》:“我自乐此,不为疲也。” 用法:乐此不疲紧缩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 成语释义为乐:喜爱;爱好;疲:疲倦。乐于做某事;沉浸其中;不觉疲倦。形容对某种事物特别感兴趣。
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(xiān tiān xià zhī yōu ér yōu,hòu tiān xià zhī lè ér lè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复句式成语;形式为:14字成语;出处来自于:然则何时而乐耶?其必曰:‘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乎!’ 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 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处世等 成语释义为忧虑在天下人之前,享受在天下人之后。比喻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。
苦乐不均(kǔ lè bù jū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主谓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魏书·太武五王列传》:“苦乐不均,羊少狼多,复有蚕食,此之为弊久矣。” 用法:苦乐不均作谓语;形容待遇不相同。 成语释义为均:平均。同样的人享受的待遇却不相同。形容待遇不相等。
乐尽悲来(lè jìn bēi lái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唐·陈鸿《长恨歌传》:“自南宫迁于西内,时移事去,乐尽悲来。” 用法:乐尽悲来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。 成语释义为犹言乐极生悲。
跟“乐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客路相逢难,为乐常不足---《送顿起》苏轼 宋朝
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---《岳阳楼记》范仲淹 宋朝
登鸾车,侍轩辕,遨游青天中,其乐不可言---《飞龙引二首·其一》李白 唐朝
月儿弯弯照九州,几家欢乐几家愁---《月儿弯弯照九州》南宋无名 宋朝
齐唱宪王春乐府,金梁桥外月如霜---《汴京元夕》李梦阳 明朝
含“乐”字的成语大全:
其乐无穷、与民同乐、安身乐业、乐极悲来、吃喝玩乐
及时行乐、贫而乐道、好善乐施、乐此不倦、乐天任命
成语,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经常会被用到的,因而,对于成语的道理我们还是应该有一些了解的,否则,用不对成语是会被一些人笑话的。上文关于“乐”字的相关内容就到这里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乐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更多的人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