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以来,成语因其本身朗朗上口或者寓意深刻,而深受大家的喜欢,尤其是在写文章或者一些短句上,成语更是会被广泛的应用。了解成语本身的寓意,能够更好的让我们运用成语。如自不量力(zì bù liàng lì),成语色彩是贬义成语,寓意、出处、近义词和反义词等,这些就需要我们在文章里边了解了。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关于自不量力的相关知识吧。
自不量力的近义词
●
螳臂当车
(táng bì dāng chē)
【释义】
螳螂奋举前腿来挡住车子前进;不知道它的力量根本不胜任。比喻自不量力地去做办不到的事;必然失败。
【出处】
先秦·庄周《庄子 人间世》:“汝不知夫螳螂乎,怒其臂以当车辙,不知其不胜任也。” 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:齐庄公出猎,有一虫举,足将搏其轮。问其御曰:“此何虫也?”对曰:“此所谓螳螂者也。其为虫也,知进不知却,不量力而轻敌。”庄公曰:“此为人而,必为天下勇武矣。”回车而避之。 后人由上述文献提炼出成语“
螳臂当车
”。
●
蚍蜉撼树
(pí fú hàn shù)
【释义】
蚍蜉:一种大蚂蚁;撼:摇动。蚂蚁摇动树木;比喻不自量力;企图用微不足道的力量动摇破坏强大的事物。
【出处】
唐 韩愈《调张籍》诗:“蚍蜉撼大树,可笑不自量。”
●
以卵击石
(yǐ luǎn jī shí)
【释义】
拿蛋去碰石头。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,自取灭亡。
【出处】
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3回:“强欲与争,正如
以卵击石
,安得不败乎!”
自不量力的反义词
●
量力而行
(liàng lì ér xíng)
【释义】
量:估量;估计;行:做;干。衡量自己的力量去行事。
【出处】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十五年》:“力能则进,否则退,
量力而行
。”
●
力所能及
(lì suǒ néng jí)
【释义】
及:达到。自己的力量能达到。
【出处】
唐 裴铏《传奇 韦自东》:“殿于宏壮,林泉甚佳,盖唐开元中万回师弟子之所建也;似驱役鬼工,非人
力所能及
。”
●
自知之明
(zì zhī zhī míng)
【释义】
自己了解自己这样的明智。指对自己的(优)缺点了解得透彻。明:明智。
【出处】
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第33章:“知人者智也,自知者明。”
成语是我们的宝贵财富,希望这篇关于贬义成语自不量力近义词、反义词的文章可以帮助大家了解更多成语,积累更多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