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一切顺利,最快明年春节后,在广州白云区北部高校园区、健康产业城、空港经济区附近工作的新市民、青年人就可以租到既划算又舒适的房子。
这个位于白云区长腰岭村的项目,将提供629套租赁住房,以30平方米左右的大单间为主。与周边民房相比,小区实施智能化管理,房屋内家具家电一应俱全,租客只需拎包入住。关键是,与商品房小区相比,房屋的租赁价格并不高,平均月租金为每间1360元。
白云区是广州的人口第一大区,也是广州市中心城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区,紧密对接广州市建设国际航运枢纽、国际航空枢纽、国际科技创新枢纽“三大战略枢纽”战略。
长腰岭村位于白云区钟落潭镇东北部,有着“中国裘皮名村”的美誉,这里汇聚了近两万多外来人口。但长期以来,在附近工作的人们大多只能租住在村民自建的民房中,条件较为简陋。
但融资成本高、成本回收期长等问题困扰着城投公司,影响项目进度。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了解情况后,为城投公司提供低利率的住房贷款支持,合计1.5亿元,有效降低了资金压力。此番助力之下,长腰岭项目得以快速推进。
早在2017年,建行就率先在金融同业中提出并践行“住房租赁战略”,为构建“租购并举”住房制度、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提供综合解决方案。该战略启动以来,建行广东省分行一直致力于成为助力百姓安居梦的先行者,践行房住不炒的执行者,坚持“服务大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”的新金融愿景,为千家万户找到了安居之所。
“周边都是以民房、村房为主,房屋陈旧,装修也比较简陋,居住环境很一般。”因想节省上下班时间,在广州白云区一家民企工作的年轻人程佳佳(化名)一年前搬进了公司附近的村居出租屋,谈起居住感受时,她忍不住吐槽。
程佳佳所居住的长腰岭村,位于白云区钟落潭镇东北部,毗邻广州北部高校园区和广药产业园,也靠近白云国际航空枢纽、中新知识城,区位优势明显。但村里的居住条件并没有赶上周边产业的转型升级,很长一段时间里,村民将自建的村居以每平方米20-30元的价格进行出租,各自经营,既难以提升房源品质,也无法提升收益。
为了给附近工作的年轻人一个更优的选择,同时提升村民的收益,长腰领村将目光锁定在了保障性租赁住房上。
据长腰岭村委会负责人介绍,当前正在建设的长腰岭项目所在地,此前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,主要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。但由于容积率低,没有找到合适的企业投资。土地平整后,空余了近十年。“国家鼓励发展租赁住房以后,2017年我们申请更改土地性质,修改了相关指标,用于发展租赁住房。”
据城投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,该项目将打造成专供青年人拎包入住的公寓,没有户籍限制,也没有指定客户群体,大众都可以租赁。预计租金起始单价为月租金每平方米40元,平均月租金为每间1360元,最低每间1096元——在同等条件下,这一价格并不高。
租金优惠离不开金融力量的支持。在住房租赁市场,高额的融资成本、较长的成本回收期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。作为实力雄厚的国企,城投公司同样面临资金压力。
凭借住房租赁领域积累的经验和资源,建行拿出了一份“乡村振兴+保障性租赁住房”的方案,并顺利地成为长腰岭项目的金融服务商,深度参与项目建设。
一方面,建行为城投公司提供1.5亿元、年利率低至4.2%的住房贷款支持,降低企业的自有资金与融资成本压力;另一方面,建行与广州市房地产租赁协会积极沟通,通过政银企三方合力,将本项目纳入奖补名单,争取到约1831万元的中央财政奖补金额,降低企业建设成本。
此外,建行还以建信住房为平台,引入窝趣、优家等专业公寓运营企业,与城投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,解决了项目建成后因缺乏运营经验导致收益下降的后顾之忧。
总体上看,在国家政策支持下,长腰岭村第四经济合作社拿出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,建行提供长期低利率的贷款支持,加上城投公司物美价廉的装修配置,以及政银企三方合力争取到的中央财政奖补支持,这些措施让长腰岭项目的租金优惠成为可能。
如今,像程佳佳一样,在长腰岭村周边工作的青年人对住房充满了期待。当得知该项目预计年底完工的消息时,她兴奋得说,“如果可以,明年我想在那里租一个便宜又舒适的房子!”
一个安身的住所,是新市民群体寻找归属感与认同感的开始。这些年房价持续上涨,房租也跟着水涨船高,像程佳佳这样买不起房又租不好房的青年人,在大城市并不少见。
《2017-2021年中国住房租赁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》指出,预计到2025年,我国流动人口将超过3亿人,其中外出农民工和异地就业大学毕业生是流动人口的主体,租房是外来人员解决就业地住宿的主要方式。
这些租房的新市民、青年人,或是刚刚毕业,无法独自承担房租,三四个人在工作地附近合租一套房;或是租住在简陋的城中村,房屋条件差;或是为了节省房租,居住在离工作地较远的地方,通勤时间长。体面的居住,成为他们长期留在城市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如何让这些新市民、青年人在工作初期的租房阶段,可以省钱又住得舒适?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,要重视解决好新市民、青年人,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,努力做到住有所居、职住平衡。通过增加土地供应、安排专项资金、集中建设等办法,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的供给。
作为国家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首批12个试点城市之一,广州正在发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。2021年8月发布的《广州市住房发展“十四五规划”》提出,“十四五”期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0万套,约占住房供应总量的45%。
6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是什么概念?迈点研究院的数据显示,广州在过去10年间,总共建设保障性住房25.57万套。2016年至2020年,广州一手住宅总成交50.6万套。6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,意味着比前五年的一手住宅成交总和还多。
近年来,建行广东省分行以金融力量全方位参与租赁市场建设的工作,得到广州市住建部门的充分肯定。在《广州市住房发展“十四五规划”》中,广东省分行推荐的凤和村、北山村、长腰岭、滨江东等4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被纳入广州市住房保障示范重点项目。
建行广东省分行有关负责人介绍,下阶段,广东分行将继续把握战略机遇,围绕保障性租赁住房这一战略重点,强化与各方的对接合作,发挥金融优势,润活租赁市场,助力百姓安居。
宋代大词人苏轼云:“试问岭南应不好,却道,此心安处是吾乡。”如今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,给了新市民、青年人一个留下来的理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