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条,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,因为方便快捷,营养丰富又很美味,所以受到许多人的欢迎。提到面条,大家会想到重庆的担担面,陕西的油泼面等等。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武汉的热干面,一种只有在当地才能吃到的正宗特色美食,深受武汉人的喜爱。
那这样好吃的热干面是谁发明的呢?
20世纪30年代初期,汉口长堤街有个名叫李包的商贩,在关帝庙一带靠卖凉粉和汤面为生。有一天,天气异常炎热,不少剩面没有卖完,他怕面条发馊变质,便将面煮熟沥干,晾在案板上。一不小心,碰到了在案板上的油壶,麻油泼到了面条上。李包见状,只要将面条用油拌匀重新晾晒
第二天早上,李包将拌了油的熟面条放在沸水里烫熟,捞起沥干入碗,然后加上凉粉用的调料,弄得热气腾腾,香气四溢。人们争相购买,吃的津津有味。有人问他卖的什么面,他脱口而出,说是热干面。
从此他就专卖这种面,,还有不少人向他拜师学艺。过了几年,有位姓蔡的在中山大道满春路口开设了一家热干面面馆,取财源茂盛之意,叫做“蔡林记”,后来成为了武汉市经营热干面的名店。
还有一说是汉口长堤街的蔡明伟做的汤面非常欢迎。客人经常要排很长时间才能买到。很多客人等不及走掉了。于是蔡明伟为了加快出货量,通过反复试验,终于摸索出了一套方法。就是先把面煮七八成熟,然后快速降温并均匀抹上油,这样卖面时,出货量就快了。
有一次蔡明伟在长堤街看到一家麻油作坊,看见他们从芝麻中提取麻油后,芝麻酱扔在一边,香气扑鼻。于是向老板购买了许多芝麻酱回家实验。多次试验后,将他的新产品推上街叫卖,取名叫热干面。
这是两个有争议的故事,但是至今武汉市内都有蔡林记和蔡明纬两家热干面相互竞争。
无论是哪种传说故事,它的源头都是来自于汉口码头,在内河经济时代,停泊在两岸的船只多达数万艘。每日数以万计的船只在忙着装货卸货,数以万计的人们涌入码头,他们脚步匆匆,身影忙碌,腹中饥饿时,不容许对食物有所挑剔,能廉价吃饱,方便快捷最好。
现在好吃的热干面都在武汉的犄角旮旯,巷子深处。可以不用去网红店打卡,但是必须要早上去小巷子里去转转,那里有着最好吃的热干面。也可以看看哪家早餐店的人最多,那他家的热干面一定比周围的好吃。实在懒得逛的,也可以去试试蔡林记,至于蔡明纬的店,至今没吃过,暂不推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