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长津湖战役时,该师政委下令将缴获的军毯剪成小块,立下大功

长津湖战役时,该师政委下令将缴获的军毯剪成小块,立下大功

2023-04-24 17:12:15

1950年11月27日是志愿军历史最悲壮的日子,这一天长津湖战役正式打响。志愿军第九兵团在司令员宋时轮(开国上将)的指挥下,和美军的精锐部队进行了一场生死较量。这一场伟大的战役,我军在酷寒之中,和敌人较量了近一个月。战役的结果是我军重创美军精锐陆战一师,并且全歼美军的北极熊团,而且收复了三八线以北东部的广大地区,可以说是一场相当重要的战役。

但是志愿军第九兵团伤亡也惨重,根据有关数据显示:战斗伤亡19202人,冻伤28954人,冻死4000余人,伤亡总数达到了5.2万余人。当时第九兵团一共有 三个军12师,大约15万,此次战役就损失了近三分之一,可以说损失惨重。

志愿军第九兵团是三野第九兵团,这一支部队是华东的劲旅,在华东战场上连续打败不少国军精锐部队,其中不乏美械装备的国军,当时的伤亡也没有这么大。但是长津湖战役中,九兵团可以说损失惨重,当然了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冻死冻伤的占了32954人,这些非战斗减员占了63%还要多。

也就是说当时的严寒让非战斗减员相当严重,其实这也可以理解,怎么说呢?志愿军第九兵团,是三野的精锐部队,1950年11月才改称志愿军第九兵团,原来是三野第九兵团,是粟裕手下的精锐部队,这一支部队是攻台的主力,他们当时主要任务是为了收复台湾而准备的。

当时在朝鲜战场上第一次战役结束不久后,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就调整了军事部署集结重兵,东西齐头并进,准备在鸭绿江会师,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此时决定集中志愿军主力在西线歼敌。

但是东线的防御任务就落到了第42军身上,但是东线的敌人是美军的第十军和韩国的第一军团,人数十余万,特别是美军第十军下辖的陆战第一师和步兵第七师是精锐,42军根本不可能独自抵挡这一股敌人,一旦防线被美军突破,那后果不堪设想。

在这样的情况下,志愿军第九兵团,紧急入朝作战,其实选择第九兵团是有原因的,这是一支善于打硬仗的部队,当时第九兵团下辖3个军,第20军前身是华野一纵队,由是闽东游击的红军改编,擅长纵深穿插。26军是鲁中军区改编而成,该军擅长防守,27军是由胶东子弟组成,擅长攻坚。将这一支兵团调入朝鲜,伟人的意图很明显。

江界、长津方面应确定由宋兵团全力担任,以诱敌深入寻机各个歼敌为方针。尔后该兵团即由你处直接指挥,我们不遥制。九兵团之一个军应直开江界并速去长津。

可以看出来当时第九兵团任务重大,而且伟人用了一个速去长津,这留给第九兵团准备的时间根本不足,接到命令的宋时轮,也没有耽搁,直接命令第20军第89师作为先头部队入朝,而且在长津湖战役中,第九兵团12个师中,只有第89师冻死冻伤的人数最少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我们继续向下看。

当时89师接到命令后,全师一万多官兵直接分成5列火车从山东兖州出发,向东北开进,由于时间紧迫,战前动员的命令都是在火车上进行的,经过几个昼夜才到达东北,随后这一支部队开进了朝鲜,在长津湖战役中,第九兵团整体损失相当严重,特别是冻死冻伤的非战斗在减员,更加厉害。

可是这个先头部队第89师总体上冻伤的人数400多人,虽然这个数字在我们看来也不少,但是可其他兄弟部队一比这个伤亡就少了很多。按理说同属于第九兵团,而且第89师还是作为9兵团的先头部队,为什么他们的冻伤人数会这么少呢?其实这多亏了一个人,正是因为这个人的存在,才使得整个第89师在长津湖战役中,冻伤冻死的人数大为减少。

王直将军在1932年参加了红军,从此为革命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,在土地革命时期他参加了苏区反围剿,后来留在南方坚持了三年的游击战争。等到全面抗战爆发,南方的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,王直就在新四军中任职。

解放战争时期历任王直先后担任华东野战军六纵十六师副政委,十二纵队三十五旅政委,三十军八十九师政委等职,参加了华野大部分战役,抗美援朝爆发,所部改编为第20军89师政委,率部入朝作战,他率部先后参加了第二、四、五次战役和平康、金化、上甘岭防御战等战役战斗。

长津湖战役中,89师官兵在天寒地冻中和装备精良的美军较量部队思想比较混乱,作为89师的师政委,他亲临前线指挥稳定指战员们的思想,和敌人顽强斗争,最终将美军一个营大部分歼灭,顺利完成他们入朝首战。

当时第89师虽然也面临了严寒天气,但是所部冻伤较少,这和王直的远见有关系,当第89师达到沈阳后,王直看到战士们身上的单衣就向上级申请让他们多停留一天,在这一天的时间内,他们在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的全力帮助下,让部队换上了高寒地区的棉衣和大衣,但是棉裤不足,棉帽和棉手套则缺的更多。

这怎么办,面帽和手段这些东西对战士们至关重要,没有这些御寒的东西,战士们的战斗力大大下降,甚至威胁生命安全,此时王直又想到了办法,他直接动员战士们掏出棉被中的棉花做成护耳、手套、帽子、口罩等防护用品,所以第89师尽管也缺少御寒的衣物,但是他们的防冻措施做的还是比较充分的。

在入朝作战后,第89师所辖的267团在柳潭里、新兴里阻击战中,缴获了敌人3000条军毯,这些军用毛毯如果分配给全师显然不现实,此刻师政委王直,直接提出这些军毛桃,可以用来解决部队官兵手脚防寒的问题。

但是他刚提出来,就直接遭到一些同志的反对,我军的传统缴获东西要交公,从我军成立时期,一直被严格执行。特别是一些后勤的同志,认为用来包手脚那简直是浪费呀。但是王直坚持自己的意见,并且得到师长的支持。

于是王直亲自下令,将这些军毛毯全部发放到部队,剪成小块发给每一个指战员,用来包手脚,这些毛毯用来给全师御寒不现实,但是剪成小块用来包手脚还是能做到的,王直的这一举动得到了广大官兵的拥护,事实证明他的做法完全正确。

这些剪成块的小毛毯被发到每一个战士手里,对保护他们的手脚起到了积极作用,也为89师保存了战斗力,也为后来他们在长津湖顺利完成任务起到了间接作用,而且在整个长津湖战役中,第89师冻伤人数只有400人,远低于其他师,王直和第89师的措施也得到了兵团领导的大力表扬。

战役结束后,他就被任命为第26军政治部主任,这是对他在长津湖战役中的随机应变,让部队取得重大胜利的肯定,也是对整个89师军功的肯定。王直回国后担任31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,在1955年授衔中,他被授予了少将军衔。

长津湖战役中,我们的部队虽然遭受酷寒,但是没有一个人后撤,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对抗严寒,对抗武装到牙齿的美军,他们可以撤退,但是却不能撤退,因为他们背后是祖国,用《长津湖》的一句台词说:

“我们打这一仗,是为了下一代不打仗”

标题4